《忍者龜:魅影突擊》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Out of the Shadows

6月2日 強勢回龜  4隻忍者龜二度出擊 幕後精英引爆紐約下水道 《13小時:班加西無名英雄》《變形金剛》米高比爾監製  《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編劇班底   上集《忍者龜:變種新任務》(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正邪大對決,打得難分難解;經過咁震撼嘅一役,4隻基因突變並受過忍術訓練嘅小龜喺下水道養尊處優,抖足兩年!今年夏天,佢哋終於出返嚟喇!唔通,紐約又有大事發生?   今集《忍者龜:魅影突擊》(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Out of the Shadows)仍然由橫掃全球票房37億美元並屢破票房紀錄嘅《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賣座導演及監製米高比爾(Michael Bay)傾力製作,並由同樣叫好叫座嘅《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Mission: Impossible–Ghost Protocol)拍檔班底祖殊艾貝爾鮑姆(Josh Appelbaum)及安佐連麥(André Nemec)再次拍住上擔任編劇兼監製,製作團隊仲包括一班嚟自《星戰》(Star War)系列、《蜘蛛俠》(Spider-Man)系列等賣座電影嘅幕後猛人,呢個頂尖班底嘅合作結晶實在令人期待! 上集分別飾演忍者龜李奧、拉斐、多納同米奇嘅四位男星,包括:《死蠢鬥一番》(Jackass)喜劇男星尊尼納斯維爾(Johnny Knoxville)、《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艾倫域治臣(Alan Ritchson)、《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謝洛米侯活(Jeremy Howard)及《異形侵略戰》(Battle: Los…

Read more

經典重製抑或是經典破壞?《忍者龜 : 變種新任務》

  • Published in: Trial

不知道是最近影視圈鬧劇本荒,還是想乘英雄作品潮流再賺一筆,在一片重製風潮下,連我們童年經典之一忍者龜都再度真人電影化,不過觀後總感覺到多少有點微妙。 作為 3D 新版,有別於過去的「電影」,這套的製作方針及走向都深受今天的「英雄電影」尤其是 Marvel 系列電影影響。將四隻小烏龜還原為人類,不外乎是主角們因為意外獲得非人之力量再成為地下英雄維護都市和平。當然這樣的方針沒有大問題,問題在於新版四隻烏龜還原度太真實,失去舊版的可愛感。不管是原案、漫畫、動畫以至舊版電影,四隻烏龜外表都力求圓滑可愛,即使是長居地下臭渠,還是滿身光滑不沾半點泥。新版卻要「合理化」,有眼有口更要有個突出來的奇鼻,身體都粗糙污穢的。荷里活電影拍這些英雄電影要真實化是常事,有錢沒錢都將外觀造型「物理化」,但套入忍者龜就不行。忍者龜本來就擁有具親和力的吉祥物外表,現在改成像異獸怪物般的「合理版」反而見礙眼。其實有無需要改變成這「前衛」的樣子?筆者覺得未必需要,一來經典自有其意義,二來這副外表拍搞笑戲份就是有違和感。 新版的打鬥當然比舊版流暢花巧,配合電腦特技解決舊版皮套演出的問題,不過很多地方都見到省錢及無心。開首好幾場都是夜戰,黑漆漆鏡頭亂,雖然理解為製作神秘感,但筆者即時心想那幾幕似喪屍登場多於英雄登場。尤其是地下鐵被大腳板控制,街上突然大群人逃命,不說還以為是《地球末日戰Z》的續集畫面。比較精彩是老鼠師父對金屬武士那場,是武打及運鏡水準最好的一幕。最終決鬥反而太公式太計算,而且並未突出「四龜齊心」的戰略性及協調性。很多發展受限影片長度而變成都合主義,女記者與四隻烏龜的關係輕輕帶過就親密度滿點,敵人太腦殘未做第一步就跳去第十步,不少發展及關係都匆匆一筆而過。簡單一點拉《美國隊長》來比較,如果直接抽血清就可以研發回原有的血清,那麼美國隊長那邊就不會無法重製超人血清了。抽出來連檢查都不用,亦沒有自己試用,就先急於放毒氣,除去腦殘不作多言。 筆者印象中舊版的 BOSS 武士是許瑞德,雖然不是機械武士,但好歹還是有氣勢有壓力。新版卻除去很好打很厲害就甚麼都沒有,連臉相都沒有露過,對打時都用高科技浮遊刀,實際執行奸角動作都交由邪惡博士,職責削弱,有點不到位。奸角的戰略與之前的英雄電影中有幾分雷同,這點就不吐糟了。另外小龜幾個特性都十分生硬未能融入,如行動後留字變成早期設定,喜歡吃 Pizza 都只有一幕,之後都沒有再強調,感到浪費及不到步。 雖然筆者批評不少,但終究是受童年回憶影響,才會說三道四。其實本作水準與今時今日的流行英雄電影沒有大分別,亦可以看出製片商意思複製同一模式再大搞好幾套續集。對老一輩的觀眾而言未必喜歡,然而能夠跨代無代溝下帶同小朋友一起觀賞,讓他們認識這套經典,亦不失為親子活動。反正美式笑料足夠,其中不少還很有時代性,家長有心思的宜向孩子解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