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復仇者:《忍者龜:魅影突擊》影評

兩年前的忍者龜reboot 版《忍者龜:變種新任務》雖然口碑一般,卻收穫了不俗的票房。兩年後,四隻造型不算討好的四隻變種大龜再一次現身銀幕。本齣續作《魅影突擊》繼續有性感女神Megan Fox 以及其餘一眾原班人馬孭飛,連同監製Michael Bay,不論是場面動作和3D 特技都齊齊“升呢”。 四隻變種忍者龜不單止好好打,而且充滿正義感,經常在深夜出動,保護紐約市的安寧。雖然四個身懷絕技,但係為咗掩飾自己的身份,唔能夠被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而且打敗壞人之後非但唔能夠領功,更加要蝸居坑渠底的秘密基地。由故事的開始已經慢慢鋪陳烏龜心底裡的自卑感以及渴望變成人類的想法。大哥Leo 卻堅持自己作為忍者龜的身份,向其它兄弟隱瞞能夠變成人類的方法。可是其後拯救世界的主線劇情反而同烏龜希望變成人類沒有太大關係,因此更加顯得意欲變成人類而導致兄弟不和的情節變得牽強。本來在最初埋下兄弟反目的伏線,但是沒有充分的拓展就因為敵人的大舉進犯而迅速和好,這點讓小編有點失望。 更加失色的是電影中最尾的紐約空中大亂鬥,不論是劇情和場面也跟《復仇者聯盟》第一集出奇地相似:同樣是壞人首先成功搶先奪取了能量發射器,然後在半空中召喚了不知在宇宙某角落突然冒出的外星侵略大軍,然後四隻忍者龜合力單挑醜怪的宇宙大魔王,最後解除了能量發射器並將入侵者全部踢回外太空。不但劇情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大戰的地方也是在紐約市,相信觀眾們也會同意除了主角們換成了忍者龜外,根本就好似重睇一次《復仇者聯盟》。 雖然編劇方面有欠認真和新意,不過場面方面仍然屬於高水準,除了早段的截劫重犯有Michael Bay 的招牌汽車爆炸特效之外,中段還有驚喜的萬呎高空跳飛機,還有河道上的連環砲擊,喜歡睇動作大場面的觀眾絕對收貨。笑位方面主要靠多嘴的忍者龜Mikel 負責耍嘴炮,仲有兩隻新登場的搞笑變異獸肥豬同犀牛負責提供爛gag,不過笑話水平只屬一般,沒有太多引起全場爆笑的笑點。 電影的另一賣點當然是女主角Megan Fox,一開始就以一段性感變裝來吸引男士的眼球,不過及後的情節不斷被忍者龜以及壞人們搶風頭,能夠在觀眾面前表現姿色的時間不多。其實Megan Fox 三年抱兩後還能夠保持如此誘人的身材,絕對值得Megan Fox 的粉絲們買飛捧場。雖然今次戲份不算太多,但是她的演出絕對令這齣平庸的電影生色不少,希望粉絲們不要太過失望!…

Read more

過度解讀之卡通版《十年》:《憤怒鳥大電影》影評

網絡年代的興起除了帶動手機遊戲apps 的盛行,還帶動了遊戲相關的卡通人物大行其道。如果說上一代最受歡迎的遊戲人物是Super Mario 的話,Angry Bird 憤怒鳥則是毫無疑問本世代最受歡迎且老少咸宜的遊戲角色。要說Angry Bird 幾年前有幾受歡迎,相信除了Angry Bird 的故鄉芬蘭已經建好了Angry Bird 樂園之外,前幾年的年宵攤檔幾乎每個賣公仔的檔攤都有Angry Bird 公仔賣已經略知一二。如此受歡迎的卡通角色當然絕對不會被電影公司輕易放過,這次把Angry Bird 搬上大銀幕可說是眾望所歸,票房也有一定保證。 Angry Bird 電影大綱採用遊戲的故事背景,節奏明快地演繹雀vs 豬的對戰故事。在一個住著雀鳥的美麗熱帶島嶼,故事主人翁就是紅當當的Angry Bird,他是一隻非常不合群也非常火爆的一隻雀,經常因為“燥底”的性格而受到其它愛好和平的雀仔排擠。除了火紅的Angry Bird,雀仔界還有其它“異類”,也繼承了遊戲裡面的屬性:速度超快的黃色雀;興奮過度會爆炸的黑色雀;會發射砲彈的白色雀(電影以女性姿態呈現)和超級巨型的大紅雀(會一開三的藍色雀再電影的最後段才客串出現)。有一日,世外桃源的雀鳥島忽然來了一群綠色光脫脫的“天外來豬”。綠豬作為訪客一開始受到大部分雀鳥的熱情款待,只有Angry Bird 認為這些豬肯定是埋藏一些不可告人的陰謀。但是所有其它雀非但不認同他,還認為他令整個雀鳥群體再訪客豬面前蒙羞。Angry Bird 受到排擠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豬湧入這個小島,霸佔了本來屬於雀鳥的島嶼。最後還一次過把雀鳥們生下來的蛋全部偷走,Angry Bird 的怒氣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要替他的族人想貪婪的綠豬宣戰,奪回被搶走的鳥蛋! 電影以角色造型其實是在遊戲角色的造型中作出不少擬人化的修改。本來只有頭的雀為他們加回手手腳腳,雖然沒有遊戲中那麼可愛,但是電影中的對白和笑料還是相當高質,全齣電影也沒有冷場。動畫技術方面已經日趨成熟,沒有甚麼可以挑剔的地方。可是小編作為“別有用心”的“勇武觀眾”,看電影時見到雀鳥們的美麗家園不斷被綠豬侵佔,其它雀鳥還天真地打算和不懷好意的綠豬們和平共處,最後到了家園被毀時才懊悔不已,不知不覺地代入了香港目前的處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Angry Bird 大電影背後隱含著勇武保衛家園的意思,如果我們坐視目前的處境惡化下去,不出十年,我們的”鳥蛋“就會完全被不懷好意的”綠豬”們全部搶走。90分鐘的卡通電影,竟然說出了電影《十年》的大道理。 除了Angry Bird 電影的“弦外之音”,小編還想著墨一下從網絡世紀開始出現“把遊戲搬上銀幕”的現象。以往的模式一向都是“把銀幕搬到遊戲”的模式,遊戲商與電影公司合作推出賣座電影的相關遊戲,例如Star Wars 遊戲或Marvel 系列遊戲。現在Angry…

Read more

《火星異種》Terraformars:三池崇史「CULT」片

日本名導三池崇史近年作品數量極多,一年可以推出三部電影,上一部在港上映的電影《要聽神明的話》表現理想,成功為這類「困獸鬥」式電影注入新血。而今次則再次改篇漫畫作品,而科幻為材,盡見「CULT」片風味。 電影講述數十年後的地球以科技改變火星的環境,並計劃把人類遷往火星,在搬遷前卻需要清理火星的害蟲,於是委排一群社會邊緣人士化身戰士前往火星執行任務,但是,到達後才得悉一切都是一個陰謀佈局,令他們置身於生死之中。 對 於看慣荷里活科幻片的觀眾,相信也不會太期望本片能夠有驕人的水準,大多只可以視其為日本獨有的特攝片,加上導演近年作品的表現未如理想,所以也是抱著娛 樂片入場,欲求深度的故事,充滿科學的理論解釋,本片均一一欠奉。全片的鋪排盡在預期,結構工整,是典型的科幻片情節,欺詐,內鬼,分裂和合作都出現在 內,劇情並未有太大的玩味和驚喜。 而本片最特別的地方是電影猶如百科全書般介紹各種昆蟲的特征和攻擊能力,原創人豐 富的想像力叫人佩服,化身昆蟲後的角色造型看得目瞪口呆,設計獨特,為影片增添不少娛樂性。不過,由於近乎全片都在火星場景進行,無奈日本現時的 CG 特技水平仍然未能達到荷里活的級數,所以視覺場面呈現起上來難免顯得有些粗糙,令不少場面顯得有些反智,反像「打機式」畫面。 作為一部「CULT」片,觀眾固然最期待戲中的殘殺場面,一如導演過往的風格,各式各樣的死狀為觀眾帶來不少喜感,應有的爆頭斷頸鏡頭送上觀眾眼前,多幕人蟲對戰的場面亦尚算拍出刺激感,雖然或未至於激戰連場,但對於日本導演而言,已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令觀眾輕鬆度過個半小時。…

Read more

《華爾街綁架直擊》Money Monster:不一樣的金融題材電影

當筆者看到本片以華爾街為名,以為又會是一部如《華爾街》和《沽注一擲》般大講金融機構的運作和知識的電影,筆者此前多次因缺乏行內知識而看得一頭霧水,所以難免對此類電影未有太大好感。本片由著名影后 Jodie Foster 執導,並由兩大荷里活演員 George Clooney 和 Julia Roberts 主演,為觀眾送上一部不一樣的金融題材電影,更是今年至今一部出色的作品之一。 電影講述擔任金融財經節目主持人的男主角在如常為每天的節目直播時,卻竟然遭到一位男子進入電視台綁架,男主角和節目的導演便需要利用急才,化解背後的動機和制止他的行動,以拯救在場所有人的生命,並共同揭開金融世界的黑幕。 誠然本片的故事背景並不吸引,說穿整個綁架行動只是一個簡單的動機支撐著,筆者單看初 段已大約猜到戲中的真相,可見電影毫不曲折,亦因而令節奏十分明快,主題清晰明確,影片甫一開場已引領觀眾進入案情,在言談間鋪排出戲中的涉案人物和各人 之間的關係,大抵用了如此耐人尋味的綁架形式,刻劃起上來顯得更為生動有趣,往後隨即演變成一個揭露金融黑幕的故事,一改過往金融題材電影的悶氣。 電影特別以一個現場節目為入題,把綁架案的過程直播到全球觀眾眼前,在表達上本片可以 說是創出新意,觀眾彷如戲中的觀眾般為主角的生死擔心和緊張不已,亦因此設定為電影製造了不少笑位,大大增加電影的娛樂性,最後更帶出「金錢並不是人生的 唯一,失敗並不是永遠」的小道理,為觀眾提供了反思空間和警醒意味。 導演透過罪犯和人質的高度互動,以及男、女主角場內、場外的交錯應對方法,上演一場精彩刺激、高潮迭起的攻防戰,你一言,我一語,你攻我守,主客難分,時而把危機推向高峯,時而放鬆氣氛幽默一番,成功操控著觀眾的情緒,足見影后 Jodie Foster 執導的能力,拍出一部驚喜萬分的水準之作。…

Read more

《喪屍末日戰》I Am A Hero:集幽默、血腥、暴力於一身

喪屍電影一直是荷里活的招牌類型,多年內出產了不少經典喪屍作品,從血腥到幽默,均見一定的水準,其中去年的《戇Scout打爆喪屍城》  在港叫好叫座,反映類型電影依然有需求和市場,而今次就是由漫畫帝國日本製作,又一部改編自漫畫的科幻題材作品,經歷過日本漫改電影連環不濟後,坦言筆者除了兩位女主角的演出外也對本片沒有抱太大期望,怎料卻是意料之外的精彩。 電影講述男主角在一間漫畫社工作,一天突然發現女友產生變異死亡,才知道變種病毒經已散佈全國,在逃亡期間碰見一位女學生,更遇上一羣僅存的人類,於是結伴展開一場喪屍逃生戰。 筆者未有看過漫畫原著,因此未知電影的改篇情況,但坦言本片的故事未算新鮮,是絕對典型的喪屍片格局,過程的高低起跌,情節的起承轉合均盡在預期之中,可能導演也知道故事本身並未有太大的可塑性,所以刻意在電影的形式和設定上作出創新,成功為觀眾帶來難以預期的驚喜。 全片的角色和情景設定都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片中每位喪屍都有著其特色的「性格」,亦擁有不盡相同的化粧和造型設計,部分更叫人大呼過癮,其抵死絕核的言行舉止都令全場氣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而三位主角的互動同樣幽默惹笑,產生極具火花的化學效果,並不像《戇Scout打爆喪屍城》片般只流於即食笑料,影院更多次出現掌聲雷動的情況,乃是近年少見的觀影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未有對血腥情節作保留,反而是大玩特玩,片中喪屍的死狀各自精彩,結尾的廝殺更是血花四濺,提供不少觀能刺激,渴求血腥的觀眾相信沒有失望;加上電影由兩大日本女神有村架純和長澤正美主演,雖然戲份不多,卻依然令電影的可觀性大大增加。 全片鋪排甚為工整,當主角遇到其他生還者後的遭遇更是高潮迭起,危機四伏,在面對外在的威脅和內在的鬥爭同時,男主角又怎樣逃出生天,保護女主角呢? 一次又一次的轉折為觀眾帶來不少驚喜,既有荷里活式的大型屠殺場面,又有日本自家的 cult 味,元素豐富得令兩小時的電影一閃即逝,成功在故事性和娛樂性中取得平衡,可以說是近年最為好看的喪屍片。  …

Read more

《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不用問,看就對了

Marvel 的電影其實不斷超前,同時不斷絕後。它開創了「多位超級英雄聚首聯合陣線打敵人」的模式,一舉將過去舊世代「一套電影一位超級英雄」的專集打破。然後今天它們再次打破常規,觀眾看厭這公式時,再推出「多位超級英雄互相對打」的戲碼。今時今日再拍單一英雄已經沒有市場了,大家就想看很多英雄一起交流衝突。其實同樣套路過去不是沒有,日本更年年都有,只是從來沒有認真地拍。 Civil War 最厲害的地方是前後共十二位英雄,但無論故事及劇理發展均沒有紊亂。它不是沒有反駁位,但瑕不掩瑜,觀眾可以理解。事前沒有人看好,畢竟十二位英雄塞在一塊,怎麼能說得清故事?羅素兄弟以事實證明,凡事沒有不可能。 關於 Civil War 有多好看,坊間太多好評,輪不到我來說。懷著興奮的心情入院,抱著沉痛的心情離座,電影觀後帶出來種種議題,更加觸動人心,所以想執筆寫一點己見。溫馨提示,可能涉及劇透。不過我覺得本片有沒有透也不打緊,就算給你看完全劇本都會想入戲院看, Civil War 就是有這種吸引力。閒話少說,開始正題,不想看的請跳出。…

Read more

《小花的味噌湯》Hana’s Miso Soup:走回傳統的感動

  還記得筆者約五年前初初接觸日本電影時是十分反感和抗拒的,那老土的情節,緩慢的節奏,題材離不開生老病死,其中癌症慘情故事更是常見,總是看得令 人昏昏欲睡。數年來,日本嘗試革新,從最擅長的家庭題材加入新鮮的元素,如去年《海街女孩日記》便罕見以女性為視角看一家人的關係。不過,本片卻回歸傳 統,講述一個癌症病人抗病 的故事,從而細說一家三口的關係和情感變化,並找來久未有新作的廣末涼子飾演母親一角。   電 影是真人真事改編,描寫女主角和男主角相識後的一次偶然,發現自己患上癌症,於是展開一連串的治療,痊癒後更發現有了身孕。經過爭扎下,她決定冒著生命危 險把她生下來,正當她以為能夠和家人幸福地生活下去時,卻發現癌病的復發。她知道自己是日無多,所以不斷教導女兒烹調和照顧自己,煮出她們的拿手菜式-味噌湯。 坦言筆者有了過往觀影的陰影,因此對於本片也是別無期待的。電影初段聚焦男女主角的相識相遇,但卻認為是電影 中最沉悶的一部分,大概同類的情節已被拍過無數次,即使見到編導盡量加以幽默元素,也難掩劇本的乏味和節奏的緩慢。正當我以為全片均以這樣的節奏和水準呈 現時,影片便開始漸入佳境。 電影沒有刻意製造苦情的場面,亦明顯看到編導把病發和治療等痛苦情節淡化,只以一兩個場 景甚至獨白輕輕帶過,電影的重心在於透過女主角在整個患病的過程,譜出她人生的高高低低,小至和家人的相處,大至從小的音樂夢想,電影人再次發揮日本人對 家庭的觸覺,戲中父母的性格,和女兒的關係,以至上一代人的傳統均描繪得非常細膩柔情,令觀眾慢慢投入到他們一家三口窩心快樂的日常中,相信不少觀眾都聚 焦於那可愛的女孩身上,年紀輕輕卻流露出自然的演技,為電影製造了很多由心而發的笑聲,一切都淡淡然,恬靜舒服。 影 片一貫日本電影的特色,以食物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深夜食堂》中代表了老闆和顧客的情懷,而在《海街女孩日記》中則代表著兩代人的思念和牽掛,而本 片的母親生前教導女兒烹調,令女兒學會了屬於母親和她的味道-味噌湯,同樣記載著這段溫馨的母女情,最後一場韻味十足,不如過往的強行催淚,留有空間予觀 眾由心感動。  …

Read more

另類夢想育成故事:《我要做鷹雄》影評

由於一些不幸的原因,小編錯過了本齣電影的首映,現在補回這個影評前,先向讀者們說聲不好意思。 本齣電影的粵語版電視廣告劈頭第一句就主打:《皇家特工》金像班底,小編之前一直對《皇家特工》有著相當高的評價,《皇》片的導演Matthew Vaughn 今次跳上神台擔任監製,男主角則再次選用在《皇》片有著不錯表現的Taron Egerton,也是吸引小編入場觀看本片的原因之一。 故事講述一心想成為奧運選手的Eddie Edwards (Taron Egerton 飾),雖然缺乏天資,但是仍然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滑雪運動員。可是到了奧運會的選拔,卻無法成功入選英國冬奧滑雪隊的隊員。Eddie 因此決定改為練習跳台滑雪項目,因為自戰後英國已經沒有運動員參加過這個項目。Eddie 隻身到德國受訓,陰差陽錯下找到了前美國跳台滑雪代表Bronson Peary (Hugh Jackman 飾),訓練他成為跳台滑雪的運動員。要知道跳台滑雪需要自少開始練習,Eddie 作為外行人,要達到奧運的入選資格殊不容易。加上來自英國奧委會的百般刁難,把奧運的入選標準不斷提高,Eddie 能否突破天資所限,一圓奧運夢? 故事內容非常正面,不過意念只是舊調重彈,叫人不要放棄夢想,努力不懈達到目標云云。整齣電影的節奏四平八穩,也沒有太多的驚喜位。有些令人失望的是即使是搞笑位,也是為搞笑而搞笑。故事雖然非常勵志,但是飾演英國“屌絲”的Taron Egerton 卻未能讓讀者帶來代入感。至於飾演教練的Hugh Jackman,演出方面相對特出,飾演一位曾被踢出隊的浪子,迷失自我後,透過訓練Eddie 找回對滑雪運動的熱情。型男有佬味,相信Hugh Jackman 是飾演此角色的不二人選。 整個故事基本上圍繞兩位男主角進行,Taron Egerton 今次再次飾演題材類似的英雄育成故事,演技未見太大突破,期望這位潛力無限的新進演員能夠在明年上演的皇家特工2,給予觀眾更多的驚喜。…

Read more